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住建部等13部门发布《关于完善招标投标交易担保制度进一步降低招标投标交易成本的通知》,明确:
招标人不得强制要求投标人、中标人缴纳现金保证金!
依法必须招标项目的招标人不得强制要求投标人、中标人缴纳现金保证金。
严禁巧立名目变相收取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保证金或其他费用。
招标人应当同时接受现金保证金和银行保函等非现金交易担保方式 。
3月底前,清理各类历史沉淀保证金
2023年3月底前,全面清理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工程质量保证金等各类历史沉淀保证金,做到应退尽退。
任何单位不得非法扣押、拖欠、侵占、挪用各类保证金 。以现金形式提交保证金的,应当同时退还保证金本金和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
3月底前,制定出台鼓励减免投标保证金政策
2023年3月底前,制定出台鼓励本地区政府投资项目招标人全面或阶段性停止收取投标保证金 ,或者分类减免投标保证金 的政策措施,并完善保障招标人合法权益的配套机制。
对于政府投资项目以外的依法必须招标项目和非依法必须招标项目,各地要制定相应政策,鼓励招标人根据项目特点和投标人诚信状况,在招标文件中明确减免投标保证金的措施 。
鼓励招标人对无失信记录的中小微企业或信用记录良好的投标人,给予减免投标保证金的优惠待遇。
全面推广保函(保险)
鼓励招标人接受担保机构的保函、保险机构的保单等其他非现金交易担保方式缴纳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工程质量保证金 。
投标人、中标人在招标文件约定范围内,可以自行选择交易担保方式 ,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和其他任何单位不得排斥、限制或拒绝。
5月底前,将落实本通知情况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
结合实际制定落实本通知的实施方案或具体措施,并于 2023年5月底前 将落实本通知的有关工作安排、阶段性进展和成效,以及历史沉淀保证金清理情况 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
长期以来,在招标采购活动中,保证金制度备受诟病,保证金被占用、挪用等违规违法行为屡屡发生,企业因投标,导致大量资金被占用,且周期很长,负担过重,不利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 近年来,工...
工程担保全称为工程建设合同担保,一般而言是担保人以保证的方式向债权人提供的担保,以保证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由担保人代为履行债务或承担责任。...
工程担保是指在工程建设活动中,由保证人向合同一方当事人(受益人)提供的,保证合同另一方当事人(被保证人)履行合同义务的担保行为,在被保证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时,由保证人代为履行或承担代偿...
转开保函,又称“间接担保”,是指申请人所在地银行应客户要求,根据标书或有关合同的有关规定以及受益人所在国惯常做法及法律要求,以提供反担保的形式来委托另一家银行(通常为受益人所在地银...